超碼的我Super Size Me

  美國人到底有多愛吃速食呢?年輕的美國導演摩根-斯普爾洛克大膽地以自己的身體當成白老鼠做實驗。連續30天,三餐只能吃麥當勞所賣的食物,連飲用水都取自麥當勞,為了證明絕非做假,他特別找了 3位醫生為整個實驗過程做紀錄,定期追蹤他的健康狀態。

中文名:超碼的我  更多…
英文名:Super Size Me
別名:不瘦降之謎/麥胖報告/超級漢堡王/大號的我
時間:2004年01月17日
片長:100 Mins
類型:記錄 喜劇
導演:摩根•斯普爾洛克 Morgan Spurlock
主演:摩根•斯普爾洛克 Morgan Spurlock
   John Banzhaf
   Bridget Bennett
   Kelly Brownell
   Ron English
   Jared Fogle   地區:美國,語言:英語,字幕:英文
劇情介紹:
  美國人到底有多愛吃速食呢?年輕的美國導演摩根-斯普爾洛克大膽地以自己的身體當成白老鼠做實驗。連續30天,三餐只能吃麥當勞所賣的食物,連飲用水都取自麥當勞,為了證明絕非做假,他特別找了 3位醫生為整個實驗過程做紀錄,定期追蹤他的健康狀態。在這場瘋狂的實驗展開之前,史普洛克擁有6呎2的身高,185磅的體重,其健康狀態幾乎媲美職業運動員。但在狼吞虎嚥一個月的漢堡、薯條後,悲劇發生了:史普洛克的膝蓋因為驟增的重量而感到酸痛。
  為什麼美國人都這麼胖?!影片通過分析食用速食的物理成分,化學作用後熱量的分析,作出判斷。根據調查37% 的美國兒童和青年人吃太多的速食。而三分之二的成年人體重超標。這是因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還是應該將責任置於速食公司如麥當勞等身上?
  導演摩根-斯普爾洛克為此在號稱美國“最胖的城市”休斯頓採訪了近20位專業人事。從健身教練到兒童食品廚師,從相關法律制定者到那些胖子們都有。而這些人的觀點,感受和發現都為問題給出了較為清晰的答案。本片導演第一部電影作品,此前他一直從事節目策劃和編劇的 工作。此片獲得第24屆聖丹斯電影節紀錄片的導演獎。
  這是一部有趣的紀錄片。針對麥當勞速食和美國人身材肥胖等健康問題之間的關係,摩根策劃了一個“以身試法”的實驗方案:在一個月裏,除了去麥當勞點餐,他不再吃別的食物。在一日三餐麥當勞對腸胃狂轟濫炸後,摩根發現了自己身體急劇的變化:體重飛漲30磅,血壓飆升,精神倦怠,呼吸悶滯,性生活品質驟降。摩根用親身的試驗結果,告訴那些依戀速食速食的人們,回歸健康膳食是如何的迫切。否則,就像摩根的遭遇一樣,連女友都快要被嚇跑!
  Several legal suits have been brought against McDonald’s Restaurants that they are knowingly selling food that is unhealthy. Some of the court decisions have stated that the plaintiffs would have a claim if they could prove that eating the food every day for every meal is dangerous. As such, documentarian Morgan Spurlock conducts an unscientific experiment using himself as the guinea pig: eat only McDonald’s for thirty days, three meals a day. If he is asked by the clerk if he would like the meal super sized, he has to say yes. And by the end of the thirty days, he will have had to have eaten every single menu item at least once. Before starting the experiment, he is tested by three doctors – a general practitioner, a cardiologist and a gastroenterologist – who pronounce his general health to be outstanding. They will also monitor him over the thirty days to ensure that he is not placing his health into irreparable damage. He also consults with a dietitian/nutritionist and an exercise physiologist, the latter who also deems him to be above average fitness. As it mimics the lifestyle of those who eat fast food, he will also do no exercise for the thirty days, limiting himself to under 5,000 steps per day (the approximate equivalent of 2½ miles). These health and medical experts have some predictions about his general health and wellness by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His vegan chef girlfriend also has some predictions about how this experiment will affect his mood and therefore their relationship. As he goes through the experiment, he speaks to a number of people – many experts 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 on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fast food lifestyle. Just over halfway through the experiment, it is evident that even the experts can be wrong, and not in a good way.

險峰Steep

  《險峰》是一部關於高山滑雪的紀錄片,它展現了高山滑雪運動的冒險、優美、以及滑雪板上的那些優美的瞬間。高山滑雪運動開始於1970年的法國,那個時候,該運動因為有極高的危險性,被認為是與自殺無異。然而時光荏苒,現在的運動員們紛紛以從事高山滑雪為榮,並且去不斷的征服更高,更遙遠,更危險的山峰。
中文名:險峰  更多…
英文名:Steep
時間:2007年04月28日
片長:92 Mins
類型:記錄 運動
導演:Mark Obenhaus
主演:Ingrid Backstrom
   Anselme Baud
   Bill Briggs
   Doug Coombs
   Chris Davenport
   Stefano De Benedetti
地區:美國,語言:英語,字幕:英文
劇情介紹:
  《險峰》是一部關於高山滑雪的紀錄片,它展現了高山滑雪運動的冒險、優美、以及滑雪板上的那些優美的瞬間。高山滑雪運動開始於1970年的法國,那個時候,該運動因為有極高的危險性,被認為是與自殺無異。然而時光荏苒,現在的運動員們紛紛以從事高山滑雪為榮,並且去不斷的征服更高,更遙遠,更危險的山峰。本片同時也為人們介紹了許多高山滑雪運動歷史上的優秀運動員們。
  STEEP is a feature documentary about bold adventure, exquisite athleticism and the pursuit of a perfect moment on skis. It is the story of big mountain skiing, a sport that barely existed 35 years ago.
  It started in the 1970s in the mountains above Chamonix, France, where skiers began to attempt ski descents so extreme that they appeared almost suicidal. Men like Anselme Baud and Patrick Vallencant were inspired by the challenge of skiing where no one thought to ski before. Now, two generations later, som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skiers pursue a sport where the prize is not winning, but simply experiencing the exhilaration of skiing and exploring big, wild, remote mountains.
  STEEP features many of the sport’s greatest athletes including Bill Briggs, Stefano De Benedetti, Eric Pehota, Glen Plake, Shane McConkey, Seth Morrison, Chris Davenport, Ingrid Backstrom and Andrew McLean.
  The man who is often described as the greatest big mountain skier of all, the late Doug Coombs, is the character at the center of the film. He died in a skiing accident in La Grave, France, in April, 2006.
  STEEP was shot on High Definition and on film in Alaska, Wyoming, Canada, France and Iceland.
  “Few documentaries are able to isolate their purpose from an audience’s craving for human interest stories. There always seems to be a character who leaves the lasting impression, rather than the film’s subject matter. STEEP is one of those rare endeavors able to touch on the human condition without neglecting the film’s true star: big-mountain skiing.”

911恐怖大騙局911-Loose Change:2nd Edition

  2003年3月19日,美國總統小布希宣佈對伊拉克開戰。戰爭於3月20日開始,至今已5年。在5周年的日子裏,各方的評論不多,前幾天在美國有一些反戰示威遊行。也許是因為美國以及全世界最近都陷入金融危機,大家的注意力更關注眼前現實利益,懶得再去關心伊拉克的災難和沒完沒了的硝煙,懶得再去關心死亡的美國士兵。
中文名:911恐怖大騙局  更多…
英文名:911-Loose Change:2nd Edition
時間:2005年12月11日
片長:82 Mins
類別:記錄
片長:81 Mins
導演:Dylan Avery
編劇: Dylan Avery/Jason Bermas/Korey Rowe
國家:美國
語言:英語
字幕:英文
劇情簡介:
  這裏介紹一個美國人拍攝的記錄片,《loose change》。此片在美國禁止播演。
  2003年3月19日,美國總統小布希宣佈對伊拉克開戰。戰爭於3月20日開始,至今已5年。在5周年的日子裏,各方的評論不多,前幾天在美國有一些反戰示威遊行。也許是因為美國以及全世界最近都陷入金融危機,大家的注意力更關注眼前現實利益,懶得再去關心伊拉克的災難和沒完沒了的硝煙,懶得再去關心死亡的美國士兵。到目前為止,在伊拉克死亡的美國士兵,已經超過4000人。這幾天,由於美國金融危機的原因,我寫了幾篇經濟方面的文章,很多人希望我接著寫下去。但是,今天我決定放一放經濟問題,為伊拉克戰爭5周年寫點東西。
  伊拉克戰爭的直接理由是,美國認為薩達姆勾結基地組織,而且還製造了大批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迄今為止,這兩個理由都被美國人自己否認了。也就是說,美國人5年前對伊拉克、薩達姆大開殺戒,沒有任何站得住腳的理由。把戰爭理由在說得遠一點,911事件造成幾千名美國人喪生,三棟大樓倒塌,應該是這場戰爭,以及此前的阿富汗戰爭的真正原因。嚴格來說,我今天要寫的文章,只是介紹一個美國人拍攝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2004年完成時,名叫《911 In Plane Site》,後來編導製作了第二版,取名為《Loose Change》,增加了約15分鐘的內容,中文翻譯名字為“911恐怖大騙局”。製作人是Louder Than Words,Korey Rowe,編導是Dylan Avery。本文介紹的是第二版。
  該紀錄片一開始引用了一段近半個世紀前美國軍方的秘密檔。1962年,為了給武裝干涉古巴製造藉口,美國軍方曾經建議,在古巴美軍關塔那摩基地附近製造假的恐怖襲擊。美軍當年的計畫包括:炸沉美國軍艦,為假的殉難者舉行葬禮;在佛羅里達、華盛頓上演恐怖襲擊;在古巴領海上空擊落一架客機,機上的乘客是聯邦特工,扮成正在度假的學生;這個“苦肉計”的計畫,被甘迺迪總統否決了。編導的意圖是想告訴觀眾,911事件很可能就是美國政府製造的“苦肉計”。
  該紀錄片編導找到了911之前美國空軍一系列演習資料、手冊,上面把十字準星對準了世貿大樓。其他具體事件還有:1999年,美國空軍開展了用被劫持的飛機撞擊世貿大樓和五角大樓的演習;2000年,小布希總統的二弟傑布-布希、切尼、拉姆斯菲爾德、沃爾福威茨等人共同簽署的一份檔中,有這樣的字句:“變革的過程,即使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也很有可能是漫長的過程,除非出現一個災難性的、有催化作用的事件,例如一個新的珍珠港事件”;同年,五角大樓兩次演習,模擬一架757墜落在五角大樓內;參加該項演習的一名前海軍飛行員,在演習之後很快退伍,進入美航工作。巧的是,不到一年時間,911事件中撞擊五角大樓的那架757正是他駕駛的。……
   911事件之前的可疑事件還有:美國從1998年開始通緝本拉登,但是,2001年7月,911之前2個月,本拉登在阿聯酋迪拜的一家美國醫院接受治療,CIA在當地的官員前往醫院拜訪了拉登;911之前一個半月,某人以32億美元的價格,租下了世貿大樓99年的使用權,同時為世貿大樓投下35億美元的保險,賠付條款中有一項是“恐怖主義”;911前5天,有人購買了3150股美航股票看跌的期權,4倍於當時的美航股價;911前4天,有人買入27294股波音公司股票看跌期權,5倍於當天股價;911前1天,有人買入4516股美航看跌期權,11倍於當天股價;9月10日,很多美國高官取消了第二天的飛行計畫;三藩市市長9月10日接到電話,叫他第二天不要乘坐飛機,打電話的人是現在的美國國務卿賴斯;……
  紀錄片編導在羅列了911事件之前種種可疑跡象後,分幾個部分對911事件的真實性提出全面質疑。首先是美航77號航班撞擊五角大樓。疑點包括:
  一、被劫持的美航77號航班,在撞擊五角大樓之前,在空中做了一個高難度的大角度轉彎加俯衝的飛行動作,並且超低空飛行很長距離,連續撞到了5根電線杆,卻沒有在地面造成任何痕跡。行家認為,簡單受訓的阿拉伯裔恐怖分子不可能完成這個飛行動作。接觸過該劫機犯的飛行駕校負責人說,這名劫機犯的飛行能力,屬於中等偏低;
  二、被撞倒的電線杆不是斷裂,而是連根拔起,而且也沒有看到飛機機翼斷裂、掉落的痕跡;
  三、757飛機的兩個發動機由耐高溫的鈦合金製造,各有6噸重,直徑約3米,不可能被高溫熔化,不可能找不到殘骸,不可能在五角大樓牆上不留下撞擊痕跡。而五角大樓牆上,只有一個直徑約5米的洞。
  四、美國官方公佈的一張照片裏有一個直徑約1米的渦輪,專家解釋說這是757尾部的裝置。但是,“好事者”指出,這是空軍A3飛機的部件。這個細節類似於中國線民用自己的眼睛痛打“周老虎”。
  五、五角大樓週邊如公路、酒店都有攝像頭,能夠拍下飛機撞擊五角大樓的經過。但是,錄影帶被FBI收走,沒有人看到,也沒有人公佈。人們認為,要回答公眾的質疑,只需要公佈其中一個錄影,讓大家看到飛機。但是,美國政府公佈的幾張照片裏,看不到任何飛機。
  編導傾向認為,五角大樓直徑約5米的洞,是導彈造成的。
  第二個重要的質疑是針對3棟坍塌的大樓。美國官方解釋說,由於飛機的汽油燃燒,引起高溫,最終導致坍塌。這個說法只能解釋2棟世貿大樓,很難解釋沒有遭到飛機撞擊的7號樓。即便接受大火燃燒的解釋,編導舉了一堆例子:1945年,帝國大廈79層誤中炸彈,引起大火,大樓至今聳立;1975年,世貿大廈北塔3處起火,沒有倒塌;1988年,洛杉磯一棟63層高樓燃燒3個小時,火勢從樓頂蔓延到4層,沒有倒塌;1991年,費城一棟38層的大樓,燃燒19個小時,火勢蔓延到8層,沒有倒塌;2004年,委內瑞拉一棟56層高樓燃燒17個小時,火勢蔓延26層,沒有倒塌;2005年,馬德里一棟32層高樓燃燒24小時,樓頂10層全部燒毀,掉了下來,但是整棟樓沒有倒塌;
  而110層的世貿大廈呢?一棟燃燒了近1個小時,在10秒鐘之內完全坍塌。約半個小時後,另一棟燃燒了1個半小時不到,也在10秒之內坍塌。2棟樓的火勢只蔓延了4層。傍晚,47層高的7號樓在6秒鐘內坍塌。是否太類似、太雷同、太一模一樣了?而且,每一棟樓的坍塌都沒有一絲一毫傷及周圍很近很近的樓群。
  紀錄片編導經過計算得出結論:大樓坍塌的速度幾乎等於自由落體的速度。如果下層未著火部分稍微有所“頑抗”、“掙扎”,大樓全部坍塌的過程,應該經歷更長一些的時間,很可能也不會完全垂直落下。但是,20萬噸鋼鐵瞬間成為碎片。紀錄片編導通過目擊者證詞、專家分析,錄影帶分析後認為:世貿雙塔以及7號樓的坍塌,是一個精確的定向爆破。證據呢?
  很多目擊者、親歷者、逃生者、消防官員說,倒塌前他們聽到大樓內部有自上而下一連串的爆炸聲;搶救現場的通話錄音顯示,樓內多名消防員提到有爆炸,分別明確指出,爆炸發生在24、13-10、8-7層等,而此時大火在78層;通話錄音還顯示,消防員在大樓坍塌前提到,樓內有閃光;遠處有人看到坍塌前,大樓內部有連續閃光;坍塌錄影慢鏡頭顯示,逐步坍塌的下方,有原因不明的系列爆炸;負責世貿大樓保安工作的公司,屬於小布希總統的四弟馬文-布希,911事件以前,大約有兩周時間,世貿大樓的保安取消了輪班守衛制度;世貿大樓坍塌後的殘骸被運往海外;……
  編導第三個重要的質疑針對93號航班。好萊塢後來還拍攝了一部電影,名字就叫《93號航班》,很感人。但是紀錄片編導指出,這是一個偽造的故事。美國官方指出,93號原計劃撞向白宮,後墜毀於賓夕法尼亞。然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的記者發現,墜毀現場只有一個5-7米長,寬約3米多的坑。趕到現場的驗屍官說,沒有任何乘客的屍體。紀錄片編導認為,93號航班的墜毀是偽造的。真實情況是,93號航班大約在10點45分左右,降落于俄亥俄州霍普金斯機場,官方說93號航班上有200名乘客,紀錄片編導認為只有少數幾個特工。2003年5月10日,航空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在芝加哥O’Hare機場發現,美聯1111航班的尾部有一個編號:N591UA。普通人可能不明白這個編號的含義,專業人員知道,這個編號原先屬於93號航班!而這兩個航班的機型都是757。
  如果要質疑93號航班的墜毀,如何解釋飛機上乘務員、乘客與地面的通話呢?紀錄片編導播放了911委員會提供的電話錄音,一名女乘務員在向地面報告有3人死亡,自己也不能呼吸的時候,聲音鎮定、平緩,沒有任何緊張或氣喘,聲音背景乾乾淨淨,沒有任何雜音。一個乘客給母親打電話時,報的是自己的英文全名!有“好事者”做了這樣的試驗:在航班正常飛行的高度,手機與地面電話的接通率是0.6%。911事件3年後,2004年,美航為了讓乘客在飛機上也能正常使用手機,特地在飛機上安裝了一個信號基站。而911的時候,飛機上沒有這個東西。93號航班上給媽媽打電話的那位乘客,通了斷了好幾次,按照沒有基站時0.6%的接通率,幾乎不可能。編導認為,電話錄音是偽造的。
  美國官方對於幾架飛機黑匣子的說法是,有的沒有找到,有的找到了,但資料已經被破壞,無法恢復,因此不能從黑匣子裏得知當時飛機上的情況。紀錄片編導指出,在世貿大樓坍塌的廢墟裏,官方居然找到了一個劫機恐怖分子的護照!護照能夠完好無損,黑匣子居然被破壞,可能性也許有,但真的很小很小。同時,有目擊者說,在世貿廢墟裏,確實找到了黑匣子。人們相信誰呢?
  紀錄片編導還指出一系列的質疑,例如:美國政府宣佈共有19名劫機者名單。既然飛機撞毀,劫機者應該都死了。但是,到紀錄片攝製完成的時候,各國媒體發現,19名劫機犯中,至少還有9人活著,安全地生活在世界各個地方;美國政府認定本拉登策劃了911事件,證據是本拉登的一盤錄影帶。編導指出,本拉登是左撇子,但是在那個錄影中,本拉登用右手寫字,而且還戴著金戒指。
  除本紀錄片之外,美國以及歐洲其他國家,對911事件的真實性提出質疑的人有很多,但是,這個紀錄片是我所見到最全面的質疑。總而言之,該紀錄片編導認為,911事件是一個美國政府自編自導自演的苦肉計。為什麼?編導提供了幾個現象,讓觀眾自己尋找答案:世貿大樓租用者在911事件前1個半月,購買了35億美元的保險,賠付條件中包含了“恐怖主義”,事後獲得70多億的賠償;世貿大樓地下共存有價值約1670億美元的黃金,911事件後,只找到了大約2億!7號樓內大量美國國家安全的資料,華爾街的交易資料被銷毀;……如果這個紀錄片所說的是真的……
  An exploration of the viewpoint that the September 11, 2001 attacks were planned by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華氏911 Fahrenheit 9/11

  這部紀錄片反映了這屆美國政府的某些側面,試圖說明為什麼美國會成為仇恨與恐怖活動的目標,為什麼美國總是很容易就捲入到戰爭之中,指出了911後對石油的貪婪在瘋狂的反恐戰爭中起著絕對的作用,也分析了布希家族與本•拉登之間所謂的關係是如何導致他們成為勢不兩立的敵人。
中文名:華氏911  更多…
英文名:Fahrenheit 9/11
時間:2004年06月25日
片長:122 Mins
類型:記錄 戰爭
導演:邁克爾•摩爾 Michael Moore
主演:本•阿弗萊克 Ben Affleck
   史蒂夫•旺德 Stevie Wonder
   小布希 George W. Bush
   詹姆斯•貝克 James Baker III
   Richard Gephardt
   Tom Daschle
地區:美國,語言:英語,字幕:英文
劇情介紹:
  這部紀錄片反映了這屆美國政府的某些側面,試圖說明為什麼美國會成為仇恨與恐怖活動的目標,為什麼美國總是很容易就捲入到戰爭之中,指出了911後對石油的貪婪在瘋狂的反恐戰爭中起著絕對的作用,也分析了布希家族與本•拉登之間所謂的關係是如何導致他們成為勢不兩立的敵人。
  影片不但直接指向布希家族與富裕的沙特人包括皇室、沙特駐華盛頓大使和本•拉登家族在社會與經濟上的聯繫,也表現了在伊拉克戰爭中的美軍和伊拉克普通人的種種真實的狀況,其中尤為關注與戰爭相關的平凡人,像在戰爭中受到傷害的伊拉克民眾;像萊拉•利普斯科姆這樣因在戰爭中失去兒子而轉變對布希政府發動的伊拉克戰爭的看法的平凡母親;像進入巴格達普通家庭逮捕無辜市民的美軍;像厭惡伊拉克戰爭的美軍大兵;像那些成為美國新兵源的密歇根州的貧困的非裔美國黑人。
  影片以一種反諷的口氣敍述著從2000年美國大選到如今的伊拉克戰爭中美國人所經歷的一切,試圖探尋出海面下冰山的全貌。在這部影片中,邁克爾•摩爾“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多用總統布希自己的言語和表情來傳達資訊。比如發生911事件時,布希總統正在美國一所小學中視察,當他的助手輕聲告訴他飛機撞擊了五角大樓和世貿大廈的消息時,布希先是一臉受到驚嚇的表情,而後時間雖然在一分一秒的過去,布希總統卻好像永遠不會從凳子上站起來一樣的呆坐著,盯著他手中孩子們那寫著“我的寵物山羊”的教材。邁克爾•摩爾用畫外音說“總統是否在想他應該多多出現,多做些工作?”他的這句評論其實是與電影中早些出現的布希經常呆在德州清理灌木叢和打高爾夫球的鏡頭相關聯的。
  在這個場景之前,摩爾用配有聲音的黑屏向我們重現了飛機如何襲擊雙塔,當聽到飛機的嗡嗡聲,我們知道他正朝雙塔襲來,當聽到撞擊的巨響和幾秒之後警報聲和人們的尖叫聲和氣喘聲,我們知道發生了什麼。緊接著的是第二次撞擊,但是摩爾將鏡頭切向目擊的人們,一個流淚的女人哭著向上帝祈禱使那些從窗戶上跳下的人的靈魂得到安息……導演邁克爾•摩爾就是這樣用真實地記錄來引發觀眾對當今美國政府作為的思考。
  Following up on ‘Bowling for Columbine’, film-maker Michael Moore provides deep and though-provoking insights on the American security system, the level of paranoia, fear, uncertainty, false values and patriotism, which all combined together to set a stage for George W. Bush to launch a war on Iraq instead of focusing on getting the real culprit(s) behind the terrorist attacks of September 11, 2001. This documentary also focuses on how some Saudis were safely and secretly flown out of America while planes were ostensibly grounded after the attacks. Archived film footage, candid interviews with politicians, and an overall waste of public funds for a war that was initiated on false pretension to wit: a weapon of mass distraction – to take the focus away from the real enemy and get Americans glued to their TV sets to watch innocent Iraqis and Afghans getting killed. And a war that would eventually alienate the U.S.A. and it’s citizens from almost every country on Earth.

深海異形Aliens of the Deep

  《深海異形》是迪士尼於2005年1月所推出的一部紀錄片,是一部IMAX-3D立體電影。本片全片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深海拍攝,令人驚歎的畫面經過先進的電影技術處理,再配合以IMAX-3D立體電影方式呈現,在大銀幕上帶領觀眾歷經一段奧妙的旅程……
中文名:深海異形  更多…
英文名:Aliens of the Deep
別名:深海秘境
時間:2005年01月28日
片長:47 Mins
類型:記錄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史蒂芬•奎 Steven Quale
主演:Dr. Anatoly M. Sagalevitch
   Genya Chernaiev
   Victor Nischeta
   Pamela Conrad
   Dr. Arthur ‘Lonne’ Lane
   Dr. Jim Childress   地區:美國,語言:英語,字幕:英文
劇情介紹:
  《深海異形》是迪士尼於2005年1月所推出的一部紀錄片,是一部IMAX-3D立體電影。本片全片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深海拍攝,令人驚歎的畫面經過先進的電影技術處理,再配合以IMAX-3D立體電影方式呈現,在大銀幕上帶領觀眾歷經一段奧妙的旅程……   《深海異形》是由奧斯卡金像獎大導演James Cameron所執導,他因為拍攝了1997年的《泰坦尼克號》締造事業高峰,之後對拍攝探險紀錄片就頗有興趣,先在2003年推出了同樣是一部IMAX-3D立體電影的《深淵幽靈》,這是一部重返泰坦尼克號沉船殘骸的紀錄片,同樣是由迪士尼電影所發行,在大受好評之後,於2005年James Cameron再度推出這一部全新製作的《深海異形》……    片中大膽提出許多假設,認為深海中的生物造型十分類似想像中的外太空生物,因此有沒有可能生活在深海中的奇特生物,就是來自外太空來的異形?例如,該處有身長六呎的長蟲,身上有血紅色的觸管,但卻沒有胃;還有專門在炙熱的地熱孔覓食的蝦子,以及全盲的白螃蟹…等等
  James Cameron journeys to some of the Earth’s deepest, most extreme and unknown environments in search of the strange and alien creatures that live there. Joining him is a team of young NASA scientists and marine biologists who consider how these life forms represent life we may one day find in outer space not only on distant planets orbiting distant stars, but also within our own solar system. Aliens of the Deep is the result of expeditions to several hydrothermal vent sites in the Atlantic and the Pacific. These are violent volcanic regions where new planet is literally being born and whe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cean and molten rock creates plumes of super-heated, chemically-charged water that serve as oases for animals unlike anything ever discovered. Six-foot tall worms with blood-red plumes and no stomach, blind white crabs, and a biomass of shrimp capable of “seeing” heat all compete to find just the right location in the flow of the super-heated, life-giving water or to fry trying. Not dependent on sunlight (like all other life on earth), these ecosystems are as close to alien as anything ever imagined and provide one possible blueprint for the life that might exist beyond our world.

音視頻英文對白-冰河紀動物Ice Age Survivors

中文名:冰河紀動物
英文名:Ice Age Survivors
電視臺:Discovery Channel
類型:記錄
時間:1997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字幕:英文

劇情簡介:

過去的250萬年以來,地球經歷了無數次的酷寒時期,最近的一次在六千年前埃及文明興起時結束,當時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地表被冰雪所覆蓋,我們稱之為冰河期。 Discovery Channel帶領您深入探討冰河期產生與結束的原因,以及動物們如何克服惡劣氣候以存活下來。研究顯示導致冰河期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所運行的橢圓形軌道在每十萬年時會到達距離太陽最遠的位置,距離的加長以致于陽光無法在夏天融化冰雪,經過長時間所累積而成的。在冰河期之初,許多的大型哺乳動物徜徉於陸地,享用取之不盡的食物,之後由於全球氣候的劇烈變化,導致許多如長毛象、懼狼、劍齒虎…等動物因無法適應環境因而走上滅絕一途。然而仍有其他如馬、野牛、草原狼…等動物卻歷經冰河期的考驗而存活下來,片中將介紹這些倖存者賴以維生的本領,邀您一同觀賞!Discovery Channel 邀請您一起來見證此一令人振奮的歷史時刻,被古人類獵食、崇敬、繪入壁畫的冰河時期巨獸將與世人見面,牠引發全球的熱烈迴響,未來是否能以DNA複製使長毛象重新生存於地球上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音視頻和閱讀:點擊這裏:01 02 03 04